安徒生有一篇《跳高者》的童话。故事的梗概是跳蚤、蚱蜢和跳鹅(注:这是丹麦的一种旧式玩具,它是用一根鹅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线,再擦上一点蜡油,就可以使它跳跃)在一起比赛谁跳得最高。国王说:“谁跳得最高,我就把女儿嫁给谁!”跳蚤第一个出场,虽然它跳得非常高,但是谁也看不见它,因此大家就说它完全没有跳。蚱蜢跳得没有跳蚤一半高,不过它是向国王的脸上跳过来,因此国王就说它简直是可恶之至。跳鹅站着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笨拙地一跳,竟跳到了正坐在一个矮矮的金凳子上的公主的膝上。国王说:“谁跳到了我女儿的身上,谁就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为这正是跳高的目的。”最终跳鹅得到了公主。
这是一则风趣的小故事,发表于1845年,里面包含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就事论事作文。
【写作指津】: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中确实包含许多似是而非的“真理”,同时材料中又有多个立意角度,如国王、跳蚤、蚱蜢和跳鹅等,所以应该全面理解材料,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材料的含义,才能选定角度来正确立意,写出精彩的文章。那么,这篇童话的寓意是什么呢?童话中跳蚤、蚱蜢和跳鹅可以说在展示才华时运用不同的方式,当然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这可以说是材料给我们的一个提示。按照这个提示,同学们可以肯定或否定其中一种做法,联系实际立意。如可以肯定“跳蚤”的做法,否定“跳鹅”的做法,联系实际,可以立意为提倡真才实学,反对投机取巧,号召人们脚踏实地好学上进成就事业;还可以肯定“跳鹅”的做法,否定“跳蚤”和“蚱蜢”的做法,联系生活实际,鼓励人们为学立业乃至为人做事都要树立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可立意为人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或是从分析“跳蚤”“蚱蜢”失利原因的角度,明确作为社会的人要想让社会接受自己,首先就要使他人了解自己,而要使他人了解自己,不仅要敢于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善于展示自己。因此可以立意为应该善于展示自己的才华等。当然,材料中的国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立意角度(评论“评判者”的角度)。国王在为自己女儿选择未来丈夫时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由材料中国王的身份,同学们不难联想到一些执政者或是当权者们在用人问题上的一些偏颇的做法。这样我们就可以立意为阐释如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呼唤社会的公正、公平,使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也可论述公平的缺失常导致人才的埋没、庸才的得势。
文章可以写成议论文,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分析、批判,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也可以写成童话类,去续写这则童话,以跳蚤、跳鹅和蚱蜢的不同结局来委婉的揭示社会问题,表现自己的爱憎。
【精彩例文】:
宁可脚踏实地,不要投机取巧
从古至今,世界上似乎从未缺少过这样几种人:有的人满腹才华,有能力有才干,但由于身份卑微,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像是故事中的那只跳蚤;有的人尽管有一定的才能,但是由于不能逢迎权贵,甚或得罪了权贵,最终也没有好的结果,就像是故事中的那只蚱蜢;还有的人,虽然能力一般,却懂得如何迎合权贵,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成功,就像是故事中的那只跳鹅。对这三类人,我的观点是:宁可做勤勤恳恳的跳蚤,也不做投机取巧的跳鹅。
跳蚤虽然藐小,跳得却是最高,只可惜那微小的身躯未被众人看到,因而不能获得国王的青睐,最终没有成功。但它敢于通过勤奋和努力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因而它虽败犹荣,它是闪光的。而跳鹅呢?虽然本身跳得并不高,但却“聪明“地跳到了公主的膝上,赢得了国王的欢心,最终得到了公主,它成功了。不过它这种趋炎附势的行为却给成功的光环增添了不光彩的一面。因为脚踏实地的成功是骄人的,会令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没有真才实学、只靠投机取巧的成功却只能被人鄙视和嘲弄。
然而令人叹惋的是,在当今社会中,“跳鹅”一类的人物依然广泛存在。有人为获得金钱和地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讨好领导,希望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偏爱,以实现步步高升的愿望。虽然他们最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时丧失了更多宝贵的东西,比如良心或友情。也有一些人,虽然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像故事中的跳蚤一样勤勤恳恳地奋斗着,尽管他们不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却用汗水换来了快乐,用勤劳换来了满足。
其实,我们面对学习也同样应该采取求真务实的态度。如果总想通过投机取巧取得好成绩,一次两次或许可以,如果妄想每次都能成功,那显然是行不通的。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想着不费气力就把它做好,而应该像故事中的跳蚤一样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奋斗拼搏。与其冥思苦想如何去寻求捷径,何不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有用的事呢?
【点评】:
本文作者可谓是“火眼金睛”,具有对材料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力。从寓言故事中提炼独特的观点,利用排比手法阐明观点,又以材料为媒介证明观点。同时从社会现象中挖掘素材,从自己的切身学习经历中阐发感悟,从而使观点一步步直逼读者的心田,甚具说服力,文章不失为一篇佳作。
【例文2】
注意,瞄准目标
射箭比赛中,无论你的弓拉得多么满,箭射得多么远,方向不对,就无法正中红心。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成功的前提是找到正确的目标。可惜蚱蜢不明白这一点,故而当它跳向国王的时候,其结局就注定被认为是“可恶之至”,因为它忘了这场比赛的“目标”不是国王。而跳鹅选对了目标,所以笨拙的它得到了公主。
史蒂文森曾说过:“生活的目标,是唯一值得寻找的财富。”可见目标意义的重大。有了目标,人就不会迷茫,就不会在社会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人常常为急于摆脱逆境而慌乱地挣扎,结果总是误入泥淖,越陷越深。这时你得有一个奋斗的方向,使你不至于彷徨无措。就像纽曼所说的:“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
屈原正是因为有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所以才能在奸佞当道的楚国,始终以“湘歌应识九歌心”的情志,用整个生命熔铸而成宏伟诗篇——《离骚》;司马迁正是因为有了谱写史学通著的目标,所以才能在酷刑的煎熬下,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史记》……古代的志士仁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位不具有明确的目标。人没有了目标就像苍鹰失去了眼睛,连飞翔都成了一件奢望的事情,更何谈遨游天宇、鹏程力里?
在一次百人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中,有二十多人在离目的地还不到两千米的地方放弃了比赛,原因是在夜晚他们看不见目标,他们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使我放弃的不是疲劳,而是看不见目标的绝望。”一位队员无奈地说。试问,一个再有毅力的人,在看不见目标的情况下又能坚持多久?
目标是黑夜向白昼过渡时的第一缕曙光,目标是茫茫沙漠中惊现的绿洲,目标是重重迷雾中的夜明珠,目标是航行浩渺大海时的指南针。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那么,请你瞄准目标,因为它是你从平庸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你不想白白耗费自己的努力,那么,请你瞄准目标因为它是指引你奋力前行的方向标。失去目标的生活,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奋斗的道路是通向成功的,而成功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朋友,当你准备发出第一箭的时候:注意,瞄准目标!
【点评】:
干净、利落、有韵味是此篇文章给人的最深刻印象。题目凝练且极具感染力。文章以“目标”为线索环环相扣,以射箭来引出目标的重要性,然后以名人言语佐证之,以古人和今人事例深化之,以感悟升华之,可谓“裁得红线做锦衣”。并且开篇以“瞄准目标”起,结尾以“瞄准目标”终,呈环形结构,极具逻辑性,使得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作者文学常识积累丰富,名人名言和古今故事信手拈来;比喻不落窠臼,富有新意;笔调优美,语言节奏明快,是一篇精巧、新颖的文章!
无人理解的境界
——有感于跳
鹰击长空,没有人看到它飞于云霓之上的飒爽英姿;马驰千里,没有人看到它奔跑的尽头;珠穆朗玛峰刺破苍天,人们却只能望到层层白云。无人看到,因而无人欣赏,但他们仍是天之骄子。不是他们太过渺小,而是我们太过狭隘。
——题记
试图吹出最美的旋律,落叶想要舞出最美的曲线,雪花尽力塑造着世间最晶莹洁白的殿堂。风无形,叶无声,但它们都追求着自己的一种完美;世间万物,有形间或无形,有声间或无声,也莫不追求着一种更为高远的境界。人亦如此,不管是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还是默然无声,每个人的心中都矗立着一个至为高远的人生境界。
然而,人们睁大眼睛,看不出风的美丽;侧耳细听,听不到叶的优雅;把空气吸入肺腑,嗅不到雪的晶莹;而我们小心珍存的那份高远,也往往不能为旁人所理解。于是,旁人质问风的放浪形骸,责备叶的颓废衰败,嘲笑雪的华而不实,却全然不顾它们的美,因为旁人不理解那份美,所以美也成为丑。泰戈尔揪出书中的蠹虫,呵斥他的肆意妄为,蠹虫抬起头来振振有词:你何必大动肝火,让我里里外外吃个痛快,反正我不懂的都是糟粕。于是,旁人冲我们大笑:何必飞那么高,何必走那么远,有人看到吗?有人理解吗?再高再远又能高到哪里远到哪里?你在这世上还显得太过渺小。
是的,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但这并不是我们耽于平庸的理由,而是我们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伟大的动力!我们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但追梦的翅膀从不会因旁人的不解而停止振动,哪怕一分一秒!登上珠峰之巅,我们面对着无比的孤独,但更品味着这高处带来的宏伟气魄。
风没有因为旁人的质问而停止它的音乐,落叶没有因为遭到责备而改变它的舞姿,我们,何必走那么远,有人看到吗?有人理解吗?再高再远又能高到哪里远到哪里?你在这世上还显得太过渺小。
是的,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但这并不是我们耽于平庸的理由,而是我们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伟大的动力!我们希望得到旁人的理解,但追梦的翅膀从不会因旁人的不解而停止振动,哪怕一分一秒!登上珠峰之巅,我们面对着无比的孤独,但更品味着这高处带来的宏伟气魄。
风没有因为旁人的质问而停止它的音乐,落叶没有因为遭到责备而改变它的舞姿,我们,又何必因旁人的不解而停止我们追求高远的征程!不如抛开一切,把那无人理解的境界珍存心中,勇敢地走上自己的路。独行,需要勇气;独行,会有痛苦;但独行,也有别人无法体味的快乐。即便无人看到,无人理解,但为自己寻求一份高远,永远没有错。少有人欣赏的美,也许是最美。
大漠中的一泓清泉是一种美,天涯海角拍岸的回澜是一种美,玉门关外的莽莽平沙是一种美,无人看到、无人理解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美。用全副生命去爱这种美吧,它将给我们无穷的欢乐!
潜规则———深水暗礁
世间有形形色色的规则,那些不好公然暴露于日光之下的规则,我们称之为潜规则。
不敢顶天立地于阳光之下,大约是那些规则太过龌龊,经不起道德标尺的衡量。但人们又不得不称之为规则,这是因为潜规则有它的威力,人们顺了它就万事如意,逆了它则寸步难行。可惜自盘古开天辟地后,三皇五帝这么一路下来,那些规则又从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在书本里,以供传诸百代,教化四方。新手们只好在这些深水暗礁间乱撞,直到碰得鼻青脸肿,才略略得其要领。
所以,人们为了不被生活中风云莫测的恶风险浪击碎,私下里常常对潜规则投以过多的关注。为商的要关节通顺,经常要四处打点;为官的要平步青云,总是崇尚“礼尚往来”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现在搞艺术的也要为艺术“献身”了,久而久之,潜规则在脑中生了根,发了芽,遮住了礼义廉耻,挤走了超脱旷达。
自古清官不富,富官不清。比如大名鼎鼎的和坤,家资千万,富可敌国。如果他为官清正,单靠一点官俸几本圣贤书,如何能这般“春风得意”?
反观历代忠臣良将,往往栽在忠良二字上。热血屈原,心忧天下,屡以国事进言而遭小人陷害,数度被贬。本心不改又有何用?眼看楚国社稷似大厦倾覆,屈原也只能一洒热泪于江边,让无尽的汨罗水来抚慰那颗丹心了。
由此看来,潜规则真有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魔力,成败皆由它,运用熟练了,权力、财富、声名便如滔滔黄河水,滚滚而来。拒不执行的,受伤无数,步步难行,搬粒沙子也似上青天。
但,事情真的如此吗?
请不要忘了,和珅的最终下场:嘉庆一登基,风云突变,查抄家产,亲族被斩,其当日威风荡然无存,身死而为天下笑。
请不要忘了,屈原一世磊落,历史最终给出了公正的回答。他的精魂溶入国人的血液,他的诗文传遍了中华。
潜规则是一柄双刃剑,你用它谋了种种好处,总有一天,它也会让你付出所有代价。
就像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跳鹅,虽然一时讨了国王的欢心,虽然顺遂了国王心中的潜规则,虽然登上了冠军宝座。但这样的国王喜怒难测,也许哪天跳鹅稍不留心犯了天颜,恐怕就要身首异处了。跳蚤虽然实为第一却名落孙山,但远离了这样喜怒无常的国王反而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驶离了这片处处是暗礁的地带,也许前方更加海阔天空。
世界上总有很多灰色地带,但不必迷信那些所谓的潜规则。在其中你会碰得头破血流,驶离它们,顺着那些正义、善良、智慧的规则的指引,你会更顺利,更安全地抵达成功之岸,不是吗?
【点评】:
本文初看有些离题,读下去会发现作者由国王评判的标准联想到社会的“潜规则”,联想可以说是深入、巧妙的。“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中确实存在,而大多数中学生不会去关注这一远离他们的社会现象,这就显出作者的独到来了。文章用杂文笔法,风格冷峻,语言犀利,可谓“后生可畏”。
坚持还是投机,这是个问题
三者比跳高。胜者迎娶公主。
结果跳蚤最高,蚱蜢次之,而跳得最低的跳鹅却得到了公主。这就产生了一组矛盾,是坚持自己的高度,还是寻机取势?
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寻机取势,因为作为社会的零部件,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被装配的命运,社会是一部永远转动的机器,你的选用和被组装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被选取部件的机会之手垂青。在“需要即是人才”口号的感召之下,你必须打磨得与社会机器纹丝不差,但打磨的过程常常是失去自己、适应社会痛苦快乐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高度特立的品格常常只是废品的特质。仅仅因为太多的个性,太高的高度,天才也会锈死在备用箱里。
对于这点,历史佐证。龙章凤姿,仅为坚持自己的高度。嵇康,只留下临刑抚琴的慷慨豪迈,还有“《广陵散》此生绝矣”的哀叹。仅为坚持自己的高度,岳武穆,精忠报国,却和《武穆遗书》薄葬于黄土……对历史的教训思索之后,我们毅然抛弃了自己的高度,选择了平庸,选择了取机寻势。
可历史的对立又令人惊诧。四百年前,布鲁诺的一句坚持让古罗马鲜花广场成为真理升起的地方;不甘摧眉折腰的青莲居士,仕途不如意,迷惘中,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到答案:坚持自己的高度,保持不羁岁月中的一份淡定,在广阔山水中挥霍不羁情怀。于是,“日月同枯槁,天地终销毁”的磅礴久传亘古。
是坚持自己的高度,还是寻机取势,我亦迷惘。直到在残存的梦影中遇见了乱世中的美神。
要怒放就要肆无忌惮地美丽,偏要把世间一切光彩比得黯然失色;要凋零就要肆无忌惮地破裂,决不肯让世俗玷污一毫一分。她生来就是不会屈服的女子。正是她的倔强,她的高度,让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嗔,透过千年的风尘,依旧熠熠生辉。李清照被人记住是因为凄冷的“声声慢”那“寻寻觅觅”更幻化成她的独有品牌。她寻觅的是什么?是她坚持高度的悔恨!身为女子不能如岳飞驰骋沙场,不能像苏、辛那样有文坛朋友可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出卖”张汝舟更使她不能和她的文坛友人交往。虽凭着坚韧,在词艺上达到无可超越的高度。然而那个社会却不以为高,不以为奇,连邻家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易安顿时语噎。伴着她的只有未就世事的后悔。随着时代进步,易安当年许多苦痛都有了结果,偶然回望千年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在高处寻觅的美神,看见她的高度同时也看到她的无奈。
高度固然坚守,可你看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上,许多适合的零件,安分,也平庸。远远看去,同样闪动着天才一样的光芒。
我明析了答案。两女同美同才,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寻机取势,处处得体的宝钗,一个人人称道,荷锄葬花,掩馆抚琴,独守高洁的黛玉,你问孰美,我说,别再伸出愚笨的手指,这个美,那个丑。其实,两者皆美,坚持高度和寻机取势同等重要。
涉世虽浅,眼光虽薄,心灵虽弱,任着一份执着,携着一份坚强,我追求坚持自己的高度,同时也不放弃寻机取势的机会。这才是人生的哲思。坚持高度,寻机取势,体验冥思后的冲动,焦灼后的会心,苦涩后的回味,苍老后的年轻。
【点评】:
这篇文章出彩的地方有三:一是辩证地看问题。作者肯定了两种做法中的积极因素,从而辩证地得出结论———坚持高度和寻机取势同等重要。二是选材丰富,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人物事迹在作者笔下有力地佐证了观点。三是语言之华美,文章词语丰富,长短句结合,运用了大量典雅、秀美的文言词语,真可谓“龙章凤姿”。
才能之伤
每个人都希望能有一番作为,而那些才华出众的人更是渴望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世俗的平庸,权力的威慑总是羁绊住他们飞扬的心。
才华横溢的人往往异于常人,传统一般无法看到他们达到的境界,致使才人们在黑寂的角落孤独。
一百多年前,天才梵高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绘出内心真挚的爱和极至的痛,但艺术界汪洋大海一般的平庸压抑着他。没有人可以看到《向日葵》中燃烧着的一把火,也没有人理解《自画像》中的坚毅、不平、尊严和对人生的批判,对命运的抗争。寂寞痛苦的梵高一次次地被拒绝被否认,当时的世俗无法理解梵高那充满情感而单纯的心。在他死了很多年以后,人们才像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
袁隆平最初研究杂交水稻时,因为当时人们无法看到他知识渊博,才能杰出的高度,讥讽嘲笑从各处不断涌来,没有人相信他要创造的神话。虽然数十年后袁隆平的才能得到肯定,但当时的他只能忍住心中的无奈和凄凉孤独前进。
才华不被认可如同一层薄尘,只是暂时将纸的洁白遮盖住,而权威的胁迫却如同蘸着浓墨的毛笔,将白纸涂满权威的意愿。
布鲁诺一心使众人摆脱“地心说”的愚昧而到处宣传“日心说”。他超凡的勇气和坚韧的品质像一道闪电划过教会权威的黑暗,但最终被权威放出的烈火吞噬。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胸怀大志,将一腔热血倾洒到可使国家富强的维新变法中去。但他们的忠诚、智慧触动了慈禧、顽固派的利益,最终落得或颠沛流离或血洒大地的境地。
他们都才华出众,都为伟大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奔走奋斗,竭尽所能,但最终被凶煞的权威扼杀。
难道这些才子们只能这样无奈地忍受寂寞,只能这样为权威吞噬吗?不,这群超于常人的人,虽然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无奈,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美丽的心灵、高雅的艺术。那些耍手腕,动小聪明的人虽然会拉住一时的“春风得意”,但最终只会留下千古的骂名,遭后人唾弃。
佛曰:大智慧者大痛苦。平庸世俗,黑暗权势虽然挡住了“千里马”前进的路,但挡不住历史滚滚的车轮,历史最终给这些才子们一个公正的答案。
【点评】:
小作者目光如炬,从跳蚤跳得很高,却无人看见的角度,联想到历史上有才之人难得志的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才人难得志”深层原因———平庸的世俗,黑暗的权势。文章既紧扣材料,又高于材料,见解独到。文章各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毫无生涩之感;语言虽不华丽,却力透纸背,显示出小作者较高的语文素养。
存在的价值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国王下令全国,谁跳的最高,就将公主嫁给谁。跳蚤先跳,跳得很高,但因为太小没人看到。接下来是蚱蜢,他怕国王看不见,就直接跳向了国王,因为犯上而被斩。最后一个是跳鹅,他想了想,最终跳到了公主腿上。国王很高兴,说:“跳到我女儿身上的才是跳到最高的。
不是跳高能手的蚱蜢,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用尽全力跳向国王,却以“大不敬”之名被斩首示众。处心积虑的跳鹅,为了得到公主的欢心,在国王面前显示自己最绅士的一面,不惜形象充当了一回“倒插门”女婿。本着真才实学的跳蚤,虽凭实干精神冲向自己的巅峰,但因为太渺小,并未得到国王的赏识,成为了无人注意的“千里马”。
竭力将自己的缺陷缩小化,或许是通往成功的捷径。蚱蜢想避免在自己飞强项的关键之刻失手,将自己的目光对准了未来的老丈人。没想到这番鲁莽的举动会遭到老丈人的误解,一直用自己的生命为意识的鲁莽赎罪。跳鹅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况且跳高技能与两个竞争对手相比又是最弱一环。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最后一个跳。由此可以在失败者的基础上吸取教训,是成功的机率升到最大。于是跳鹅抓住了老丈人爱女的特点,奋力跳到公主腿上,迎合了国王的心态,也就自然地获得了成功。
相比之下,我则更欣赏跳蚤。他虽被过往拒之门外,可他有着不可否认的真才实学。即使在招亲上败下阵来,也完全可以凭着实实在在的本事走好接下来的路。
很少有人能够被属于自己的伯乐赏识,从而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某种层面上讲,攀附权贵、趋炎附势之徒会比有才者更易成功因为那些人有牺牲尊严和原则换来的捷径,达到眼前利益的最大化。苦苦坚守事实的人,则难以实现应有的价值。
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成就了千千万万的举人状元用文字达到做官的终极目标。奇怪的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却很少出现他们的名字。也许那远去的文字是他们笔下对朝政官吏的奉承之辞,而真正优美不落俗套的文人们却并非应试的高手,无法从严谨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们虽没有得到很快的收效,甚至在有生之年没有得到。然而,我坚信那早已入土的落魄文人会很欣慰地看到自己的感伤之篇已经被后人代代传诵,他们的名字也永久的载入了史册。他没如此的存在价值,凌驾于昔日统治者认可其价值之上,是一种更伟大、更永恒的价值。
当前是否有人肯定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才华。当别人反对你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百分之百的正确或是百分之百的错误。没有必要因为别人而存在,只要坚持真理,就不怕没有出路。
大千世界,每个人相当于一只小小的跳蚤。或许不论如何努力,也因渺小而遭到漠视。相反,因为不屑而不去跳,那么我们连一个被发现的机会都没有了,岂不是更没希望?
用力跳,不为别的,只为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