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初三作文 >

读《失去的世界》有感

读《失去的世界》有感

高三(6)班顾志强

这不是一部论述文化思想、阐释人生哲学的厚重书籍,它甚至不是一本严肃的读物。它是一部小说,却未必能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不可能引人进入深沉的思考,却足以勾起人无边的遐想与回味。它彻头彻尾地在虚构着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着未知与神秘,惊险与挑战的探险故事,但这个故事是如此之精彩,引人入胜,令人难以释卷……

书,名为《失去的世界》,作者正是以“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而闻名于世的柯南?道尔。关于作者,恐怕已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了。然而人们通常只暗熟于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却未必注意到他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幻作家,《失去的世界》正是他科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业已成为科幻经典而供后人无尽鉴赏品评。

故事的背景大约在二十世纪初年,一名生物学教授公开了自己在南美的见闻,他认为在南美茂密的森林中,尚有人们未知的地域存在,在那里,很多早已绝迹或者被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的生物(包括巨大的飞龙与史前爬行动物)随处可见,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繁衍着。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的话的真实性,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它当作一个江湖骗子或者是一个疯子而加以对待。

为了考证他所言非虚,一个年青记者,一名体育人士,教授本人和另一位满腹置疑的生物学教授为着各自的目的聚在了一起,打算作一次前途未知的南美探险之旅。他们在南美雇拥了十多名随从,随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们乘木伐行进在湿润、茂密的南美雨林中,溯流而上,周遭景色虽瑰丽迷人却暗藏杀机,不时还会遭到当地土著的袭击。他们历经种种坎坷,穿过泥泞的沼泽,走过茫茫荒原,淌过无数溪流,爬过连绵山锋,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川原海岳、风雨晦阴,终于远望见一处巨大而兀立的高原,一条飞龙正从高原边缘的天际划过,斯时众人皆叹服于自然造化之神奇,又确证了实有这样一处远离尘嚣,虽经亿年而未曾受到影响的独立于外界自然进化的神奇土地。

教授一行人打算攀上高原作一次实地考察。他们再一次经受住巨大考验,成功地进入了高原地带。一幅奇异而气象万千的画卷展现在他们面前。各色恐龙横行在广袤土地之上,巨大的飞龙群居在一隅,其声啸振动山谷,迭荡人心。高大的史前植物有的参天蔽日,有的委身阴暗角落之中,眼见实景是如此不可思议,人们仿佛置身世外桃园一般。他们漫步在未知的领域中,每时每刻都有出人意料的发现,他们发现这块土地遍地都是矿藏,他们甚至还与当地的猿人发生了纠割……

小说没有设置一个出人意料或者能够收束全文的结尾。在尽显“世外桃源”的无尽奇异与诸多不解之迷时,故事便将嘎然而止。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未待完全的结尾,却仿佛蕴含着另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开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载誉而归之后又在计划着故地重游,作更进一步的探险,一个更加充满扑朔迷离的故事即将展现,完全留待读者自己思考,由此亦可见得作者的匠心独具。

小说的风格很好地继承了作者惯于写侦探小说的风格,铺叙→设置悬念→破解悬疑→设置新的悬念,读来令人兴起难止,欲罢不能,万般不忍释卷,反复揣摩咀嚼而逾觉回味无穷。

电视上仿佛也曾经放映过同名剧本改编的电影《失落的世界》,想来内容就是取自本书之中。当时看的时候,已经为这丰富而曲折的探险经历及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熟悉而又陌生的怪物的身形而折服不已,至今映象仍十分深刻。如今年看过原著,又更添了一重激动,一重叹服。始觉书中的内容与影片情节有些许出入(影片中,高原的一切景象与生物最后都因火山爆发而消失殆尽,从而使故事情节显得完整,与现实世界的真理亦能很好的衔接)。无论是电影或者小说,“失去的世界”的形象已在我脑际深深扎根。

于是不得不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小说所叙的一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还要极力去沉浸在这样一种荒诞的情节中,为之而深深叫好呢?几乎所有明智的人都应该知道,恐龙早已灭绝,而且不可能仍旧兴旺地生活在现今地球的某一个脚落。因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环境对于生物的作用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即使恐龙不在6500万年完全灭绝,也绝不可能生存到今,因为现今的环境(包括生存着的动植物)不可能负荷这般庞大的身躯,它或者灭亡,或者已经进化为现有的物种之一。(所谓的尼斯湖水怪不过是一些并不高明的骗术罢了)。然而科学的真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人们还必须从幻想当中去寻求心灵的冲撞与慰藉,获得感知的力量,增强对事物的好奇心,甚至上升为一种审美的追求。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具有想象力就是获得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了改造世界的动力,就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当我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庄严与神奇的同时,我们也正在学会抖落身上的尘埃,让一度暗黯淡的眼神焕发出光彩来,让一时僵化的头脑中重又注入才思的源泉。这样,我们的修为、见地、心境就都得到了提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就能愈加深刻、清晰而准确。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