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高三作文 >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读后感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者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利用暑假的时间看完了《红楼梦》,它赞美了自由爱情,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矛盾生活,解释了封建社会由兴到衰的必然规律。这书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描述吸引住了我,让我想更进一步去了解它。由于初次阅读这本书,我确实不太懂,也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对书中人物妄加评论,可是我却想以自己的角度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在这个封建大家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贾宝玉。他本是女娲补天要用的一块石头,却因他本多余,因此想要去人间经历一番。于是他生下来便就是不服从于封建礼教的。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自小不喜读所谓的“正经书”,却钟情于《西厢记》、《牡丹亭》。他鄙视功名利禄,对未来仕途漠不关心,只一心想要与园中姐妹平平淡淡了此一生。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指导,宝玉终日与女孩们在一起,性格脾气也都似女孩一样的发展。而在贾宝玉这一生中,最欣喜的便是他认识了黛玉,他把黛玉视为知己,不理会和尚说的什么“金玉良姻”,只念“木石前盟”,与黛玉相爱开始于叛逆性格,也是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也正是由于他们爱情越发的偏离于封建礼教,才最终酿成了这场爱情悲剧。

林黛玉,也是在反抗封建的逆旅中遭受毒害的人。她本是小家碧玉,所以到了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从小失去双亲总让她感觉自己无依无靠。他心思细腻,落花本是常情,但他却做花冢,将落下的花瓣埋葬,并叹道“花落人亡两不知”。他是姐妹中最有才情的一个,与宝玉都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他与宝玉真心相爱,但最终这一场爱情却被贾母等人扼杀,最终含泪离开人世。宝玉为此心痛不已,没有多久也就出家做了和尚。

说到宝、黛,也就想到了薛宝钗。她是公认的最会做人的,贾府中上上下下都喜欢的姑娘。她处事妥帖稳当,生得美丽大方,但却是作者笔下封建礼教的捍卫者。她常常规劝宝玉在读书上用心,常拿仕途经济来压制他。他也是极富有才情的,堪比林黛玉,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可是,宝钗虽然不会反抗,可是他仍是被封建残害的人,他虽爱慕宝玉,但从不想与黛玉挣爱,可是贾母等人受封建思想的侵害,想要用宝玉和宝钗大婚的喜气来为宝玉治病,才酿成最终独守空房的悲剧。

再一人,就是王熙凤了。自《红楼梦》出书以来,人们对王熙凤的描述就是“泼辣”、“破落户”、“阴险狡诈”、“狠毒”等,但我却觉得,王熙凤这不是坏,有句话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王熙凤心机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生在这种大家庭中,没有城府,他怎么会年纪轻轻仅二十岁就承担起荣国府的日常开销,这是他的才干。都说她爱表现自己,讨贾母开心,在我看来,那也是因为他自己有才干,有对老太太的一份心,所以贾母才这样喜欢他,重用他。但王熙凤的结局也甚是不好,常人道,他那时自己的坏事做尽了,才落得如此下场。但他也并不是没有积德,他在正得意的时候帮助了刘姥姥,才得以临终前将巧姐儿托付给刘姥姥抚养,这也就得到了回报吧。

初次阅读,我断然不能真切的体会到贾宝玉内心向往自由和纯洁的心境,黛玉葬花的感伤,宝钗与宝玉大婚时矛盾的心情,但我一个人的观点,渐渐读懂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和人们的无奈叹息之情。我看到了曹雪芹的“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得来的这一部宝贵的艺术珍品。《红楼梦》值得我们细细品尝这部书的更深层的含义。

展开更多